top of page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
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節錄)
(10th ANNIVERSARY DESIGN)

主         編:

馮瑞龍教授  馮振輝先生

編         委:

鍾愛蓮女士  黃榮志先生  溫淑蘭女士

 資料 提供:

孔憲中教授  郅 潔  女士  金慧苓女士  高俊羚女士  陳劍梅博士  楊靜嫻女士  潘禮美先生  關智健博士  

羅勤芳女士  顧 華  女士( 按姓氏筆劃序)

鳴       謝:

孔安道紀念金贊助本會籌組經費
智韜慈善基金贊助本會部分經費
伍絜宜慈善基金贊助本會部分經費
本會名譽審計師:李振鴻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本會名譽法律顧問:趙國榮律師
饒宗頤教授書法題字
單周堯教授書法題字

​一、本 會 宗 旨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

       本會於1997 年冬由孔憲中教授、姚德懷先生、游社煖先生主持籌組發起, 經歷七年,2005 年正式成立為香港註冊免稅文化慈善團體。本會的宗旨是:
        1. 振興中華禮儀, 以禮儀為美好文化符號與精神載體。
        2. 振興中華禮儀, 將美好民族形式與精神注入生活言行, 務求與現代中外文化接軌, 無需偏執復古或強人所難。
        3. 於全球化之際, 應突出民族特色, 以確立民族身分, 為世界文化增添姿采。

 

        所謂「禮失求諸野」, 就是因為現今中國人的社會,經百年動蕩, 已普遍喪失了禮教精神, 喪失了由聖賢一代傳一代的文化核心價值, 例如: 仁、義、孝、儉、讓等, 我們稱之為「大傳統」, 大傳統的禮義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最高價值, 相對地,「小傳統」只是些形式和節日慶祝等, 如送禮、祝賀、社交等。禮背後有道德之大義, 才叫禮義。

二、顧 問 致 辭

顧問 姚德懷先生 

​祝 賀 香 港 中 華 禮 儀 會 成 立 十 週 年

                                                                            姚德懷
                                      [ 作者為香港中國語文學會主席、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顧問。]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下稱“禮儀會”)正式成立於2005 年。在此之前,早於1997 年,孔憲中兄已有創辦禮儀會的設想。1990 年代,憲中兄仍在新西蘭Waikato 大學任教,那時他每年回港省親,例必與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理事在咖啡座長談。談的都是“大事”:一是關於語文學會的工作,後來又加上了“振興中華禮儀”的“大計”。他在語文學會1998 年7 月出版的第56 期《語文建設通訊》上發表了“禮儀振興導言”一文,說:“禮儀為民族與民生之本!…… 禮儀與日常語言生活、與各行各業都有關係, 與香港教育界也有關係。禮儀應該多元化。禮儀最終似應由哲學、宗教的高度來考察……。”

         確是如此。憲中兄的倡言,獲得了語文學會的理事們的贊同,也得到了孔安道紀念金的贊助,於是開展了長達七年的籌備工作,籌備成立“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籌委會成員多是當年語文學會的理事,我與游社煖兄先後擔任了主席的職務。籌委會在籌備期間已經做了不少具體的工作,如在《語文建設通訊》特闢《禮儀振興附刊》,直到2005 年第81 期為止;又如舉辦了兩屆香港中小學學界活動,包括中小學組“振興禮儀作文比賽”、中學組“禮儀專題研究比賽”等。這兩項學界比賽,游社煖兄、梁崇榆兄出力尤多,又蒙國學泰斗饒宗頤教授親臨頒獎禮任主禮嘉賓,十分成功。

        籌備期間的其他活動未能細述。值得一提還有:1999 年12 月25-26 日,香港中國語文學會與上海市語文學會在上海合辦了“滬港面向21 世紀中國語文學術研討會”。許多香港的學者和教師到上海參加了這個研討會,論文刊出在第7 期的《語文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年)。上海許寶華教授在“編後記”說:“本輯內有一組關於禮儀方面的論文。這說明禮儀問題的重要, 已引起包括語文、語言學界在內各方人士的關注。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 深信這方面的研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定會不斷深入。”

        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憲中兄,社煖兄和眾多籌委的積極推動、努力工作下,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終於在2005 年10 月成立,由憲中兄任名譽會長,社煖兄任首屆主席,其後楊靜嫻校長,黃榮志先生與馮瑞龍教授相繼擔任主席職務。在他們和各屆理事領導下,會員得以發展,工作範圍有所擴大,成績有目共睹。所有這些在憲中兄和主席的話裡都有細述,這裡也不必重複了!

         經過這十年,禮儀會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此謹祝禮儀會會務蒸蒸日上,再創新天地!

三、 會 長 致 辭

  

會長  孔憲中教授

孔憲中教授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 名譽會長

 

熱愛中華文化的同胞們:
            轉眼十年,我們禮儀會今年已十歲了。回想1997 年冬我從新西蘭返港省親,向一群好友提出「中華禮儀振興會」的理念,得到他們的踴躍支持,情境歷歷在目。回想起來,不禁熱淚盈眶。
           當時姚德懷先生挺身而出,答應組織「籌委會」。在游社煖先生協助下,苦心耕耘了七年,終於在2005年正式成立了「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由游社煖先生出任首屆主席。於2008 年楊靜嫻女士繼任為第二任主席。今年理事會選出了黃榮志先生為第三任主席。他們四位,尤其是德懷兄,勞苦功高,使會務蒸蒸日上,有目共睹。我在此謹代表本會,向他們作出最深的感謝。

文 化 是 國 家 的 靈 魂
禮 儀 乃 文 化 的 外 衣

 

            我國三十年來,經濟騰飛,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值得自豪。只可惜繁榮換來了固有文化的衰落。無自己特有文化,怎能自稱上國?「衣食足」而不「知榮辱」,實是可恥。如今什麼都西化了,例如

   衣著服飾,都是洋裝。有多少人還會披著( 男女) 旗袍1 ?

  見面時,握手。有時還學西方,假親切地擁抱,甚至親接面頰2。所以本會積極提倡「復興我國有三千年歷史的拱手禮」── 一個衛生斯文的見面禮。

  香港的女士們,結婚時多選擇穿白色婚紗。要知道,白色 ( 與黑色)是中華傳統的哀悼之色。我民族喜慶是用紅色的3。所以傳統婚禮,新娘是穿大紅的褂裙。這是儒家拜堂禮禮節的一部份。

  香港無論是信徒與否,大大小小都每年齊聲慶祝耶穌誕。但有多少人知道孔子誕是哪一天? 有無人會慶祝我國歷史上最偉大人物的生日呢?

  香港人,每年都慶祝歐美的情人節。很少人知道這節日的由來。這無所謂,總之西洋的東西一定好。牛郎織女愛情偉大,織女給王母娘娘劫回天宮,牛郎不顧一切追上凌霄。王母娘娘用頭上金簪在牛郎腳前一劃,乃成天河,把這對情侶遠遠相隔。可幸無數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喜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喜鵲橋上相會。王母娘娘無奈,只好同意牛郎織女每年於七月初七夜相會一次。可惜洋化了的香港,把這美麗的故事遺忘了。讓我們把七月初七作為中華情人節吧。

  我國傳統是個儒家文化的國家,著重家族在社會上的核心地位。今日的香港,奉行的是西方「個人主義」,「顧己而不顧人」,沒有「家族觀念」。為年青人來說,孝道和敬老,是昨日的事。眼前的是錢、錢、錢。本會的 ( 現任和已卸任的) 理事們,為禮儀會多年來義務努力,犧牲了他們工餘時間,分文不受。建樹良多。為的是保存和振興臨危的祖國文化。最為突出的是羅勤芳女士,她帶領我們,與香港中英劇團合作,在香港八十所中學裡,巡迴演出了《Fortune Cookies 與嫁女餅》白話禮儀劇。從構思至演出,開過了不少的會議,費盡了多少心

血,終於在本年初完成大業。又潘禮美先生,為本會撰寫了《中華少年禮儀故事》、《中華青年禮儀故事》和《中華青少年禮儀故事》受港人喜愛,老少鹹宜。他們倆與及其他理事們,年年勞碌,為的是什? 讓他們熱愛祖國文化的心,名留青史,永照汗青。

 

孔憲中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名譽會長

牛津大學哲學博士

Waikato University (New Zealand) 退休 ( 西方哲學) 教授

                                                                

1 三百多年前,我們的兄弟民族滿人,帶來中原扣紐技術,從此中華服飾步上現代化之路。民國時代,風靡上海的「漢旗袍」便是一個例子。

2 各懷鬼胎的政客,在傳媒前,互相擁抱並接面,有如親兄弟,真令人惡心。

3 在傳統的中國,黑白都不是真正的顏色,叫素色。天虹的七彩,才是顏色。牛頓三百年前早已證實。

​會 長 簡 介

           孔憲中教授,出生於香港,早年在香港大學以一級榮譽理科畢業。繼而在牛津大學就讀,取得哲學博士銜。
           畢業後在新西蘭Waikato University 任教西洋哲學凡三十多年。從講師,高級講師,升至教授。又曾任牛津大學Linacre College 名譽院士,BostonUniversity Center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 研究學者,HarvardUniversity,MITMinnesota Center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訪問學者。
            於1988 年當選為Chinese Garden Trust(New Zealand) 創會主席, 在Hamilton 領導籌款、設計及建立新西蘭第一座中華庭園,取名逸暢園。於1998 年,功成身退。
             2006 年退休回流香港,現任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名譽會長、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名譽會長、香港孔聖會名譽會長和孔教學院名譽院長。
           著作繁多。在科學哲學、數學哲學、邏輯哲學、語言哲學和漢字改革的領域內,曾在西方和香港出版了許多學術期刋上的文章以及下面五本書籍:
1) The Nature of Science: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Wadsworth, 美國,1997, 501 )
2) 《讓漢語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商務印書館 ( 香港) 1997, 465 頁 )
3) Beyond Kuhn: Scientific Explanation, Theory Structure, Incommensurabilityand Physical Necessity (Ashgate, 英國, 2006, 146 頁)
4) Philosophy of Science Complete (2nd Edition, Wadsworth 美國, 2014;484 頁)
5) God and the Vending Machine, (DonnaInk 美國, 2015; 153 頁)

四、 各 屆 賀 辭

五、本會「六三」禮儀工作項目

一、 三   國:
( 一 ) 國   禮:採用拱手禮。
( 二 ) 國   服:復興(男、女)旗袍、俗稱長衫,主要在宴會上穿著。
( 三 ) 國   花:倡議 桃花?梅花?菊花?牡丹?茶花?玉蘭(木蘭之一種)?

二、 三   儀 :

( 一 ) 成年禮:復興(現代化後的)加冠禮 ( 十八歲)。
( 二 ) 婚姻禮:復興(現代化後的)拜堂禮。
( 三 ) 殯喪禮:倡議 儒、釋、道 合併之禮。

三、 三   節:

( 一 ) 以 孟母誕 作為我國的 母親節 。
( 二 ) 以 七姐誕 作為我國的 情人節(Valentine’s Day)。
( 三 ) 以 孔子誕 作為香港的 公眾假期。

四、 三   語:
( 一 ) 說「哈嘮」不如說「你好」。
( 二 ) 說「拜拜」不如說「再見」。
( 三 ) 說「媽咪」「爹哋」不如說「亞媽」「亞爸」。

五、 三  樂:建設中華獨特的
( 一 ) 賀壽曲。
( 二 ) 婚禮曲。
( 三 ) 安魂曲。

六、 三  戲:復興
( 一 ) 猜枚。
( 二 ) 空竹。
( 三 ) 踢毽。

六、本會十週年活動照片回顧

1、拱手禮推廣活動

2、尊師開筆禮

​3、香港國際華服節暨夫子廟會

2015年本會參與「香港國際華服節暨夫子廟會」的慶祝活動,舉辦地點位於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海濱長廊。

圖四:本會理事與民政事務局許曉暉副局長(左二)合照

4、禮儀話劇《Fortune Cookies 與嫁女餅》

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2 月期間, 本會與香港中英劇團合作製作以婚嫁及家人相處生活禮儀為主要內容的話劇《Fortune Cookies 與嫁女餅》。該禮儀話劇於香港80 多間中學演出,期間亦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演出。簡介資料如下:

禮儀話劇《Fortune Cookies 與嫁女餅》於2015 年11 月在香港城市大學公演

本會會長孔憲中教授( 左四) 與主禮嘉賓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左三)、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協理副校長關利平教授偕各理事及嘉賓合照

​5、普通話演講比賽

6、香港電台節目《禮義中華》

7、歷屆會員大會

七、本會重點工作項目

2、出版刊物

《中華青少年禮儀故事》(2012年6月)

《青少年禮儀故事》(2011年10月)

《第五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8月)

《少年兒童禮儀故事》(2010年8月)

孔憲中會長致送感謝狀

獲香港著名漫畫家李志清(清兒)先生繪贈孔子拱手像,本會將之印成海報,並加上拱手禮等字眼

3、推廣拱手禮

4、創作禮儀歌曲

​本會成立十週年慶典後記

​本 會 成 立 十 週 年 慶 典 活 動 照 片 花 絮

會長孔憲中教授歡迎嘉賓

​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及院董孔浩光先生親臨道賀

(左起)本會馮瑞龍教授、關智健博士、黃榮志先生、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會長孔憲中教授、羅勤芳女士、孔教學院劉倩兒副院長

黃媫瑩小姐演奏古箏,慶祝本會成立十週年

會長孔憲中教授(中間),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博士及UIC學生在龔元之博士華服專題講座及黃媫瑩小姐演奏古箏後大合照。

會場展示多幅拱手禮海報

呂海行先生(左一)二胡演奏、何文津先生(左二)笛子演奏,慶賀本會成立十週年。

會長孔憲中教授(後排左二),與顧問許子濱教授等嘉賓理事歡聚於成立十週年感恩晚宴。

(左起)本會鍾愛蓮理事、顧問潘德鄰醫生太平紳士、漢服專家龔元之博士、金慧苓理事、馮瑞龍教授向各位來賓以拱手禮問安祝好。

本會於十週年會員大會上,議決:尊周公為中華禮儀之祖,孔子為中華禮儀之父,又尊崇孔子為本會精神導師。會長孔憲中教授致辭。

議決通過後,理事鍾愛蓮女士(前排)領導本會理事及會員朗誦《飲水思源歌》歌詞以為慶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