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比賽大會收到103間中學交來近10,000份作品,經過評審後,獲得獎項的名單如下:
®
第四届华服征文比赛颁奖礼
本会举办的「第四届香港中学华服征文比赛」已顺利完成。颁奖典礼于2021年10月23日会员大会后举行。各得奖学生获赠旗袍一件,合共25位获奖同学接受旗袍赞助,并穿着该旗袍出席颁奖礼。
感谢冯振辉理事、冯瑞龙副主席、杨静娴主席、彭千华理事等策划、联络及评审;并感谢何美凤理事、黄志强理事、马启浓理事、朱宇副教授及龚元之博士评审作品。
香港树仁大学 高级讲师 华服征文比赛工项小组评审 黄志强理事 于颁奖前报告是次比赛情况:
孔会长、杨主席、各位嘉宾:
香港中学华服征文比赛至今已历四届,成为一年一度文教界盛事。许多
文化人、教师通过这比赛认识本会,从而加深了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谢同
学以五彩笔,不只画出彩虹,更呈现出绚丽多姿、色彩娇艷的中华文化瑰宝,
让国内外华人社区的在线读者,见证特区青少年对祖国文化的热忱和深度了
解。
过去两年,受社会事件与疫情影响,学校一再长时间停课,惟参赛人次
持续攀升(今年初中组共收到近50篇作品,高中组亦有逾20篇)。此实有赖参赛学校的校长、老师对活动鼎力支持,并出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推广华服不遗余力。
必须一提的是本会名誉会长孔宪中教授,对比赛始终关心,不单鼓励获奖同学穿着旗袍出席颁奖礼,亲身体验华服之美,更不吝向工作小组提出各种高屋建瓴的意见。在其指导下,比赛细则来年将有所革新,详情不日公布,期望大家继续踊跃参与。
谢谢!
孔宪中会长致送感谢状
投稿参与征文比赛公开组的
孙镇康先生接受
征文比赛各位评审委员接受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本届征文比赛老师 感谢状
伊利沙伯中學 陳慧芬老師接受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蔡怡老師接受
觀塘官立中學 袁家怡老師接受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譚家倫老師接受
聖公會諸聖中學黃詠嫺老師接受
初 中 组:
锺淑英校长(右)颁发
罗勤芳副主席(右)颁发
孔教学院副院长
孔浩光理事(右)颁发
冠軍 伊利沙伯中學
謝恬熙同學
亞軍 觀塘官立中學
區綺桐同學
黎雅丽理事(右) 颁发 优异奖
季軍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蘇曉晴同學
伊利沙伯中學 孫慧琳同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林凱婷同學
聖公會諸聖中學 王子瑩同學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司徒焯嵐同學
何美凤理事(右) 颁发 优异奖
觀塘官立中學 何敏莎、湯碧珊、蘇雨苗、陸永波、陳欣儀、李妙情、曾莉芝同學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袁天欣同學
高 中 组:
主席杨静娴校长(右)颁发
冠軍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余婷婷同學
亞軍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劉懌嘉同學
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讲师彭千华理事(右)颁发
季軍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張嘉兒同學
香港树仁大学 高级讲师 黄志强理事(右)颁发 优异奖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
戴欣琪、呂楚瑤、李俏霖同學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蘇韻蘋同學
鲍懋振理事(右)颁发 优异奖
伊利沙伯中學 李瑋姍同學
葵涌蘇浙公學 許曼云同學
中華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
陳淑鈞同學
冠军作品构思分享
第四届香港中学华服征文比赛
初中组 冠军 作品构思分享内容
伊利沙伯中学 谢恬熙同学
大家好!我是伊利沙伯中学中三学生谢恬熙。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华服征文比赛,并有幸参加是次颁奖礼。
接下来容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作的过程。
人们都说华服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华服最能体现到不同时代的中原人的生活与思想,以及历史的沿革。例如汉朝的深衣反映当时的封建礼制,唐朝的襦裙体现当时思想开放,而明代服饰则吸收了元代服饰的特点,显现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思考文章内容时,我也第一时间想到这一点。其实华服体现古人生活,正是因
为衣与人的生活紧紧相连。爲了方便工作,以及表达自己当时的想法,才有衣饰的变化。
想到这里,基本上就决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后来在查閲资料的时候,宋代的雅韵和黄升的介绍使我印象深刻,因而萌生了写华服的锦綉与雅韵的想法。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华服风格,不同年代的中国人,有不同的审美、不同的风格,但不变的是那对自身的要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写完华服的特质和人的关系后,我不禁思考:现今的华服去到哪儿去了?其实现代人的生活急促、追求快捷,也追求环保,华服衣袂飘飘、宽袍大袖的形象并不符合现代人的需要,甚至平添许多生活上的麻烦。那麽,华服到底何去何从?那次了解华服的工艺时,正好看到斜纹组织的示意图,又觉得异常熟悉。转念一想,原来是家中的枕头套所用的编织手法。这使我惊叹-原来华服的文化和工艺,早早融入到我们现代生活之中。我常盼望某一天能看见身边的人都身穿宽袍大袖,但原来我们的生活,已经与它融为一体。
以上就是我文中的内容。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标题「依韵」。「人」和「衣」二字加在一起就成了「依」,代表人衣合一,华服能够显示出中国人的特质;而华服和中原人,共同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韵味。另外亦取依韵此词的本意,就是在和诗上用原诗词的韵部,但不用原诗词的韵脚,就跟华服一样,先今没有完全承袭它的形,却将它的精神和文化承传了下来。
最后,这篇文章当然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在创作的过程中我真的认识了不少有关华服的知识,也曾思考华服的重要性,以及与我们现代生活的关系,可谓收获颇丰。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多谢大家。
第四届香港中学华服征文比赛
高中组 冠军 作品构思分享内容
博爱医院八十周年邓英喜中学 余婷婷同学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名誉会长孔教授、
杨主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博爱医院八十周年邓英喜中学中五学生余婷婷。很荣幸能在是次比赛中获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分享。分享之前,我想再一次感谢各位评审给予我的肯定,谢谢各位(鞠躬)。
当老师告诉我有华服征文比赛时,我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当然是有幸参与如此有意义的征文比赛,紧张的是,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华服意涵如此丰富多元,我该怎样写,才能在文章里表现华服的深厚的内涵,而不是令华服的格局变小呢?
为了让自己更了解华服的发展史和文化意涵,我花了不少时间作资料搜集。看过资料后,我更能深切体会到华服的文化意涵悠长博大,也因此更害怕下笔。但同时,如此美丽的事物又让我跃跃欲试,特别期待能和大家分享华服,乃至我国文化的壮丽。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朝代的服饰形制各有特色,无论是秦汉时期的严实庄重,魏晋时期的飘逸洒脱,唐朝的奢华大胆,宋朝的婉约修长,还是明朝的沉稳大度,无一不令人着迷。所以我只好幻想自己远赴西塘古镇,细品一场华服盛宴,邂逅一位又一位的千金小姐、一位又一位的佳公子,还有那明知「死生契阔」,也要「与子成说」的才子佳人,探究他们身上的华服如何展现千金的温婉大气,公子的翩翩风度,还有才子佳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喜悦和满足。中国文化的博大,是,纵使我们相隔千年,但仍然感受得到的真、善、美。更美妙的是,今天的我们,仍然有机会承传这份宏大的华夏精神。但愿,中华文化之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更能发扬光大,好让这份真、善、美连绵不断的延续下去。
在此,请让我斗胆代表同学们向指导老师们致谢(鞠躬),也再次向比赛的各位评审致谢(鞠躬),同时,我也想向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致以谢意,感谢 贵会慷慨赞助同学们订造旗袍,让我们有幸亲身体会、演绎华服之美(鞠躬)。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