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一、语言礼仪

  • Writer: Chinese Liyi HK Society
    Chinese Liyi HK Society
  • Feb 25, 2021
  • 2 min read

Updated: Mar 17, 2021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工具,它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语言要文雅、明确、简练。文雅就是要符合礼仪,彬彬有礼;明确就是要明白、清楚、确定;简练就是要简短、精炼,一句话能讲明白的,不用两句话。讲究礼仪的语言,要做到语气柔和、言辞委婉,内容充实。一般地说文言文比较文雅、简练,白话文比较浅明、通俗。

二 、称呼礼节礼仪

人们在交往时都要互相称呼,它必须表示出对人的善意和尊敬,它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修养。称呼恰当与否,将影响社交是否成功。称呼是给对方的第一印象,是交往前的敲门砖。

称呼有一般称呼,亲属称呼,职位称呼等。


一般称呼

对男人通常称先生,对未婚年轻女人称小姐或姑娘,对已婚女人称夫人,对婚姻状况未明的女人可称小姐。对男小孩叫小朋友,对女小孩称小姑娘。对年纪大的老人,可称伯父,伯母。对地位高的人,可尊称阁下。文化大革命以前,大陆中国最流行的一般称呼是“同志”现在已式微。


亲属称呼

常见的有祖父 祖母、外祖父 外祖母,伯父 伯母、堂伯父 堂伯母、叔父 叔母、姨父 姨妈、哥哥 弟弟、姐姐 妹妹、堂姐 堂妹、表哥 表妹等等。

晚辈对待长辈,必须有礼貌和很尊重,处处毕恭毕敬。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应当时刻注意,不论是当面,还是背后在涉及长辈时,都要恭敬用尊称,都不可以直呼名字。也不可以任意用呼唤的词语:“喂,你来吃一杯茶。”要有礼貌说:“祖父,请您喝一杯茶。”


职位称呼

在中国通常尊称对方职位,例如 队长、 科长、 主任、 营长、 团长、 处长 、局长、 厅长、 部长等等,通常一个职位,都有正副职位,为了表敬意,对副职也尊称某某长,不出现副字。国民党统治时代及古代,最客气的称呼是加一级,如当面称某科长为处长。世界情况很复杂多变,尊称用法很多差异,要查清楚慎重使用。


必须先了解各国的称呼习惯,才能正确使用敬称。全世界有二百来个国家,不可能有通用所有国家的统一的用法。本文仅能举英美法德等国家的一般常用的用法和习惯为例略作说明。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英国、法国等称职衔加阁下或先生,例如“总统阁下”“ 部长阁下”“总统先生”“部长先生”或者“总统先生阁下”“ 总理先生阁下”。对没有称阁下习惯的国家,如美国等尊称先生就行了。


 
 
 

Recent Posts

See All
导言

礼节,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的各种惯用形式,如拱手、握手、鞠躬、献花等。再经由风俗习惯逐渐演变,再经过专门规定而形成的规则和仪式,就成礼仪。中国是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卓越、优秀、丰富的传统的礼节、礼仪,应该努力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三 、 邀请信礼仪

写邀请信要注重礼仪,要热情、要诚挚、要恭敬。邀请信在社交活动中应用广泛。行文内容,主要有礼貌性的问候;说明邀请对方参加什么活动及邀请原因;说明活动安排的程序、细节,表达希望对方光临的恳切诚意。 收到邀请信以后,遵守礼仪必须及时答复,否则就是失礼。...

 
 
 
礼仪故事1:胎教典范

进行胎教最典范、最成功的母亲是太姙(周文王的母亲),她怀孕后十分重视胎教,严格遵守礼仪。 休闲时看到座椅摆放不整齐,就叫女仆把桌子、椅子摆好再坐下。吃饭时看到餐桌上的食物切得奇形怪状,乱七竖八,有异味,便对使女说:“这些东西给没有怀孕的人吃,给我另做切割规整,不加刺激性佐料...

 
 
 
中華傳統禮儀

© 香港中华礼仪振兴会

  • 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
  • YouTube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